加拿大伦敦华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821|回复: 3

美国海归经历:国内和国外生活的真实比较

[复制链接]

244

主题

849

帖子

24

精华

超级版主

宣德郎(正七品下)

Rank: 8Rank: 8

积分
1168
威望
283 点
资产
4462724 金币
注册时间
2006-2-3
发表于 2006-3-22 00: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这个版面上看的时间挺长的,发现各位都是在美国呆久了,完全按照美国的思考方式来套中国,那自然是国内年薪和美国比太低了。
. T% k/ r" @. ]6 ^, p  [# K4 s( {
6 [2 f" B$ l1 v) m2 V( Y  我在美国时也和各位想法差不多,那时候在美国一年下来税前也有8万多(我在的地方在美国算中等偏上的消费水平,房租one bed room一个月$800)。回国的offer给了三十几万,算了半天才下决心。等到了国内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q, y! X2 P# @0 {7 X+ R; L
: G% W* J. s8 U. `6 s) \  一来国内的税低,年收入50万以下真正交的税在22%左右。此外还有住房公积金,一般是10%,也就是说你工资的10%放在公积金里,剩下的90%才交税,公司另外在match 10%的工资,这比美国的401k可强多了。通常年末还有10%的奖金,和美国同样的stock option。所以算下来实际拿到手里的税后也是三十几万。而在加州这种地方一年的联邦税和州税加起来怎么也在30%以上,大打折扣。当然在国内时间久了,你还会有做个生意等其他赚钱的法子。; y9 C% D7 t/ ]( \  I, G3 e
# @: {: o/ h8 P3 B
  此外国内的外企里有各种补助,比如手机费报销(我现在的公司一个月最多1000元,足够了),午饭(500元)等等。国内实实在在做research的很少,大多都要和客户打交道,这样出去吃饭打车的开销都可以报销。我现在也就是租个房子花钱,2000每月在北京不比美国的apartment差,上网水电杂费一月四百,其余还不是衣服鞋子追追女孩。兄弟我在美国作过几年IT咨询的,美国东南西北都跑过,要说看到的中国人个个都挺省的,大多数情况下自己做饭,也没见租多好的房子,要攒个四五年才出个首付,连看个电影都很少。美国值得一提的地方就是环境,还有城郊的一个single house。在国内可以说是五光十色。, N) T& @# k) R( Q

* `0 _" Q! v9 J  `  我觉得回不回去看个人性格和背景,你要是做research或编程序的,性格内向,在国内只会吃亏,不会有什么太大发展。要是你性格外向,想做市场或者销售,开公司,那赶快收拾收拾回家了吧,熬着实在难受。
( x6 h- W+ u% b7 \& C( u2 ]9 ^
/ n  x5 K3 [( X4 w. w# R* Q  兄弟我说的可能有点不清楚,我在美国工作了几年后又念了个MBA才回去的,所以你说我是学生刚回去也可以。我在美国是做IT咨询的,其实就是系统集成和架构设计,再管管和印度方面的外包服务,技术含量不如编程序的高,不过和各种各样的客户打交道,挺长见识的。在美国我就是一普通作技术的,工资8万在IT行业里不算高,相信在美国做过的都清楚,就是由两三年工作经验人的平均数,真没什么好吹的,只是供大家参考。至于税,我从来都是用TurboTax之类的软件,不大会用exemption,加上加州的州税高,确实就是30%那个数。当然我也交401K(我那会好像是11000每年),不过剩下的还是有30%交给Uncle Sam了。俺在美国就买过本公司的股票,因为有15% discount,不过还是赔了点,买股票赚钱真的不容易。我现在从TOP 20 B-School出来,也不认为以个人的精力和掌握的信息炒股能真赚到大钱,当然管个基金除外。/ e% w! d5 `# P9 g9 z

! M; n' v: O0 G2 _$ m" F7 i  至于在国内的工资水平,有过几年美国经验的,只要不是人太死板纯搞技术,三十几万在IT行业的外企真不算什么高薪。即使是local的人拿到这个数的也不再少数。国内靠跳槽涨工资不难,按我现在的背景,在公司里再干两年跳一次,那个五六十万还是有信心的。另外,国内的工资水平涨得很快,和外派的差距现在是越来越少了。
8 r7 l7 _1 b- ~5 B3 t/ X
  e/ F/ Q6 l; r$ h5 ^  回国还是留在国外还是看个人。
* j9 w: ^6 M( S' J5 M$ k
+ \7 E. ^9 E( V$ B. _2 H! K  其实我的意思并不是说回国就一定比国外怎么样。国外确实有比国内好的地方,但也有不如国内的地方。也有人在国外混得不错,我也承认。就我个人而言,国内生活比较适合我。一来经济上我虽然绝对数字比国外低,但我在国外买东西吃饭还要考虑一下,在国内我基本不怎么考虑。有人非要说国外净收入高,我可感觉不到。二来国内文化上适应,朋友也多。国外中国人的娱乐就那么些,交往圈子也窄。国外的生活对我而言比较枯燥,当然有些中国人能完全融入主流社会,不过我孤陋寡闻,还真没见到上完国内大学出来的大陆人真能做的到的。第三呢,我最看重的是事业上的发展,以我的背景,人际网和工作经验,在国内往上走的几率肯定要比国外大。国外的公司不是人际关系不复杂,而是人家根本就没打算让你参与,你没到那个圈子里,只是一个技术工具而已。不少中国人充其量做个team manager而已。我觉得这里有些朋友动不动就拿国内的平均水平比,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对自己的定位错了。在美国名牌大学拿学位,几年工作经验,只要人灵活一点,在国内怎么也是top10%里的。至于吃饭报销,手机,打车之类的让各位见笑了,兄弟我还是一穷人。
/ i5 d2 q. K# K# K- a* ~  U# k$ u' a
  关于我什么回国再说两句。
. _  k2 q" Q- V
9 K7 g4 W7 t" J1 C; W7 a  真的让各位见笑了。兄弟我真的就是一普通的俗人,回国不是因为什么爱国情结,实实在在是因为在美国混不上去才回国的。一来觉得在中国有机会发展,顺带着发点财。我现在自己搞了几个项目,虽然还没见到钱,但想来也是迟早的事。在美国我从来没这个机会。二来想着生活过的舒服一点,和朋友们在一起吃喝玩乐还有人买单我就是挺高兴的,你要是说我没啥品味,我承认。前面有位老兄说纳税是天经地义的,这说得没错。不过我就挣这么多钱,不管是给中国的贪官污吏还是美国的Uncle Same,我都是想能少交点就少交点,当然我也不会故意去偷税漏税。在美国那么多年,我也没见到谁以多交税为荣的。当然物以类聚,我周围也都是俗人。有人说我给Top 20 school的MBA丢脸了。兄弟我念书就是为了自己的事业发展,没想着给谁挣脸,所以你要不愿意与我为伍,那也随你。Top 20 School的MBA里我算干的中等的,比我好的差的都多了去了,其实做事完全看人,不是念个书拿个学位就能怎么样的。这里这么多人都是精英见多识广,要么是在美国做到VP年薪至少二三十万,要么是思想高尚看不起吃喝玩乐,要是觉得我给中国人丢脸,那我也在这说一句抱歉。
9 W  l) T! l; r
* M! L3 L! }9 }! \8 T+ ]: Y) ~  我也在中西部住过。生活确实平静但很boring.我认识的朋友里,特别是大城市过来的都很不happy.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感觉和经历。我喜欢热闹,向往挑战的生活,在那种地方我真得很不适应。5 z1 F' u  a. _! u

# Z/ ^. i4 p0 C7 ^/ b# q  在美国每年Top 20 BSchool的MBA有一万多,实际上只有很少一部分能去IBank或Management Consulting,大多数MBA最后也就是financial analyst, marketing analyst,product manager之类的工作,更不用说中国学生在语言,文化和networking方面的劣势了。你可能听过不少top MBA的传闻,但不幸的是,那只是传闻而已。但在中国,不仅仅是由于TOP 20 MBA在中国很少,美国的MBA学历和经历确实能对你的职业道路帮助很大,再加上文化上的适应和networking,很多人几年之内就升上去了。我个人的经历是在国内的朋友比国外过的好,职业发展好,当然,你所看到的可能不一样。
# F6 I& Q9 A, l/ O
' b% S( Q8 R; J, d  至于报销,手机,Taxi之类的,我说过我不是富人,你也可以认为我在美国是低收入。在美国,我不可能像现在这样每天在饭馆里消费(如果相同的质量的话,差不多$30/meal),我也不可能每天taxi和随便用手机聊天.当然,美国人人都自己开车上班。但在中国,I drive for fun, not for work.我现在工作开展得很好,生活也很开心,当然,这里有不少很有钱的朋友看不起我这样的生活,不过对我来说也没什么。我只是说说个人感觉罢了。
古人曰:忠、孝、义、勇、信、德、诚、容、仁一种语言的空间分布是衡量一个文化集团命运的尺子。如果该文化集团兴旺发达,则其使用的语言就会在地理范围上不断扩大,反之,则会缩小,甚至终于灭绝。
加拿大伦敦中文黄页

244

主题

849

帖子

24

精华

超级版主

宣德郎(正七品下)

Rank: 8Rank: 8

积分
1168
威望
283 点
资产
4462724 金币
注册时间
2006-2-3
 楼主| 发表于 2006-3-22 0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海归再说两句看了前面几个人的回答,不妨再说两句。国内的工作没大家想像得那么累。有些人以为在国内拿个几十万就得一天十几个小时不休息,其实没有的事。和在美国一样,不一定拿钱越多就越辛苦,一个月几千块钱的人有时候比一个月几万块钱的还累。只是拿钱越多,责任越大,可供调用的资源越多而已。海归在国内平均收入很高的,和国内平均水平比较基本没有任何意义。中国大部分人口都在农村,没受过高等教育,而海归清一色的至少大学本科以上,更多的还是硕士博士。
$ B6 X: @( ]- x* u/ j: `
. `4 S% d8 n  W: p/ N4 u; i  海归收入高的原因也很简单,中国现在每年进出口贸易几千亿,每年FDI几百亿,更有大量跨国公司直接把工厂销售直接设在中国本地,这么庞大的资本都需要通晓中国文化市场和西方公司管理的人才管理,而中国这类人才的数目和在中国经济中的比重实在是太小了,尤其是高级管理人才和市场人才。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外国公司的高管是外籍和港台人士的原因,实实在在是找不到合适的人。这几年海归在公司里升得很快,是因为本身比外籍和港台人相比有优势,一旦经验到了,自然就上去了。说到回国发展,各人有各人的看法。我的个人感觉是原来在国内干得还算可以的,比如年薪十几万以上的,出来后都叫苦,回去的比例也很大。而在国内国企,本地小公司干的都不愿意回去,因为对国内的负面印象深。前面有位加拿大的兄弟说IBM不好进,其实国内的IT外企就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圈子,一旦进去了,跳来跳去还是很容易的。
% h6 H  v  @3 V' y5 g" J% w5 P0 L3 U# ?( ?
  没想到大家对我的$80k年收入那么感兴趣。
8 p% V7 V% b# }+ r4 W2 r8 B) }
0 v3 N" B$ T( Q* \) O$ \  那是差不多00年的收入,是MBA前的。如果除去通货膨胀的因素话,相当于现在的9万到十万吧。我所在的地方房价中挡当时在五十万左右,相当于我工资的六倍到七倍。要是在上海,按同样比例,我的国内收入在上海可以买到180万到200万的房子(这还不算住房补贴的因素),从位置到面积都算不错了。至于吃穿住行,在中国的花费我现在比美国小多了。至于所得税,有人说30%不对,可是对于单身的算上州税,联邦税,social security and medicare,就是那么多。美国有美国的好处,中国有中国的好处。我说这些,并不是说每个人选择回国都是对的,只是个人感受。
9 a9 C- [2 Y6 Z; Q+ C5 u$ O: Q+ |- G3 m! w
  另外,国内的年薪二十万,特别是在外企工作的,比你想象的要舒服得多,可不是你说得像狗一样。你是拿美国的模式套。美国的工资发给你多少就是多少,所有的花费都从你的工资里出,所以总也不够花。不像国内那样有各种各样的补贴报销。一般国内的人说年薪二十万,是不包括奖金和住房补贴,和交通等津贴的。二十万年薪的税不高,算上各种各样的社会保险,也不到20%。
2 q7 |( x3 Q' o# M; q5 G
' i# i- e' |  y! L7 H, i  就国内的外企而言,级别越高,绝对数目的工资和美国同级别的差别就越少。到VP一级可以说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了,越到高层购买力的优势在中国越明显。另外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中国的business对于外国公司已经是非常重要了,不仅增长快,而且绝对数字和别的国家比起来也不差。举个例子,比如Nokia,中国是全球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市场,或者波音,中国的采购使这几年最大的亮点。现在大量跨国公司的采购都在中国,从服装,玩具,到家用电器甚至一些高科技产品,像Walmart一年的采购有上百亿,这么多钱花在了中国,创造的商机可以想象有多大。
. c+ ]3 J( W4 p, a$ {1 ~" N
- S+ b4 j! M/ F0 m, S8 s5 W0 \  从个人发展讲,美国能做到director以上级别的中国人(尤其是那些在大陆念大学以后出来的)占的百分比少之又少,到VP那一级更是屈指可数,在国内机会可就多了,自己创业也容易。5 @7 ~* ]" B/ ]% Y& f; t2 T
( J" Q& {- r+ U! G" D
  我说过回国有个定位问题,有些人总拿中国的平均水平说事,其实根本不make sense.受过高等教育,精通外语,又有专业经验的人,在中国能有多少。可以说,只要你不是在国外混学位,你回来已经在中国前10%里面了。前面有人说上海的人均收入是2万,那可是包括所有人的统计。海归的平均收入绝对要高得多。回来抱怨多的海归有两种,一种是到英国澳洲混学位,本身没什么工作经验的,另外一种是搞纯科学,离市场需求比较远的。
$ `" ~6 f# Y& ?$ }
3 o7 C7 D6 F1 Q) ^  关于收入,再多说两句。/ L3 r4 t- C" `' b" T1 B0 [$ L: B
+ [! E) F6 z+ W3 K
  我前面说的是北京上海的收入,就现在国内的发展状况,除非你有什么特别的原因,这两个地方是最适合海归发展的。你要非跑到偏远山区发展只能怨你自己。我个人更看好上海及其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快,市场也比较规范。国内的绝对收入不能和国外直接比,比如你挣个二十万一年,在上海生活已经可以很舒服了,房子也能买。但两万多年薪的工作在纽约(和美国中小城市比没有意义,完全不同的生活)几乎就活不下去了,房子更是想都不敢想。上海的房子虽然贵,也绝没到纽约LA那么离谱。国内的开销,无非是物质和人工服务,人工绝对是国内便宜,物质上,吃住都是国内便宜,穿上,国内的名牌稍贵一些,但你也不必每天买衣服吧。行上两边差不多。我个人的感觉是考虑到税,物价因素,在中国只要能拿到美国三分之一的税前工资就绝对值得回去。其实回不回去还是对个人的定位,你要把自己定位成刚毕业的学生或者国营企业的工人,那还是留在国外吧,对你来将会来真的不合适。
$ {" s7 X5 i! P) w! b2 _
$ `8 N: V) s, y5 y/ l9 d  谈谈我所知道的国内收入。
/ B( X/ R- F# B1 l
/ h9 p$ c, ~& G( e1 u! A  我上次发的关于国内国外生活比较的帖子朋友们都很感兴趣,这次我来说说我所接触的国内收入状况,相信大家也很关心。我先声明我不是什么所谓的精英,对所谓的远大理想崇高责任不感兴趣。我就想自己过得快活,做自己想做的事,顺便发点财,前面有人指责我给中国人丢脸,兄弟我不明白哪里招惹他们了,也不在乎。转入正题。国内的收入可以说是千差万别,我接触的多的是外企。从大的方面来说,外企里美企收入最高,其次是欧洲,在其次是日企,然后是咱们的港澳台胞开的公司。就行业而言,收入最高的当然是投行,管理咨询(就那么几家,大家都知道,我就不多废话了),其次是IT通讯,然后是机械医药快速消费品等传统行业。就拿我所熟悉的IT通讯行业来说(现在IT业的收入与其他行业越拉越近,其他行业的也可以参考),一般有个4,5年以上的技术人员年收入在十万到二十万之间,也有很出色的经验强的能到四五十万,相对而言,做售前的比售后的挣的多,面对客户的比纯研发的挣的多,做销售市场的比做技术的收入高。国内的外企里一般把管理人员分成一线,二线,三线等。一线的就是最低级的manager,一般在二十万以上,最多能到四十万的,二线就是所谓的总监,一般三十万到七八十万,好的能到一百万以上,到了三线就差不多是VP一级,看公司,从一百万到三四百万都有可能。就销售而言,工资定在三十万到七八十万不等,但只有完成销售额才能拿全工资,如果完不成也就拿个百分之六七十,如果超额的话有commission,有时能到工资的几倍,所以做销售很刺激,压力很大。国内的外企里现在有很多人有国外身份,加拿大澳洲的居多,美国的也不少,有没有国外身份收入差别基本没有,都是按职位给钱,只不过医疗社会保险走国籍所在地的要求。现在外企里做高层的(VP或以上)大部分还是港台,美国人,所以给人带来一种有外国身份就能拿高薪的错觉。现在的趋势是香港人做高层的越来越少,海外留学回来的有后来居上的趋势。留学回来的,如果国内国外都有经验是最占优势的,回来起码有个一线manager做,其次是有国外学位经验的,在国内作几年很快就能上来。千万不要什么经验都没有就回来,那可能还不如国内毕业的大学生呢。国内现在对海龟是怎么回事清楚着呢,要靠出钱在外面混两年拿个学位还不如踏踏实实在国内一直干呢。
古人曰:忠、孝、义、勇、信、德、诚、容、仁一种语言的空间分布是衡量一个文化集团命运的尺子。如果该文化集团兴旺发达,则其使用的语言就会在地理范围上不断扩大,反之,则会缩小,甚至终于灭绝。
加拿大伦敦中文黄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4

主题

849

帖子

24

精华

超级版主

宣德郎(正七品下)

Rank: 8Rank: 8

积分
1168
威望
283 点
资产
4462724 金币
注册时间
2006-2-3
 楼主| 发表于 2006-3-22 00:12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我说的技术工具。# g) _5 Z; g8 ^: W  C% h3 Y
" s7 T: U, s, W7 [, \
  我上次说的“技术工具“可能让很多人觉得不痛快。我个人认为中国人在美国是一个教育水平很高的群体,但由于文化语言社会背景的关系,真正能做到高级管理职位的少之又少。美国science曾经登出一篇县局报告说,亚裔占美国总就业人数的4.1%,却占美国生命科学家总数的14.7%,但近200位实验室或分支机构的主任,亚裔只占4.7%。在中国人占尽优势的科学领域尚且如此,更不用提工商界这种对文化社会关系依赖度更强的地方。回去做高级管理职位的海龟的百分比肯定比留在美国的高。我是大学毕业后才到美国的,对于我而言融入主流社会的机会更少,不觉得自己能是那极少数精英中的一员,所以就选条容易的路走。个人情况不一样,对自己的能力判断也不同,我说的比较偏激一点。9 o7 Q3 S% ]! v# k" [

  I; k9 ^( N: ]9 d5 A) }% v& a  本来,各人有各人的兴趣和专长,编编程序没什么不好的。而且,在美国编程序可以说是一种相对收入较高的职业,我的同学朋友不少就是干这个的,过得也很好。就职业发展而言,纯技术有它的局限性。我是学business的,统计结果表明,绝大多数高级管理职位的人都是从三个部门上来的:marketing, finance and accounting。这是事实,不承认不行。
( v* v8 v! u/ ]+ `5 ~+ Y& R" J9 q* [
! W$ ~0 T( J; z  说到纳税,我早就说过不会去干偷税漏税的勾当。至于什么天经地义的我不管,只要能在合法的范围里能少纳税,我就感到高兴。
" A0 o: N' \3 ?8 o5 T
6 p$ D. ^4 w5 _' V+ f% o  “至于上级面前是孙子,下级面前是老子“,我是听了不顺耳。这种style实际上是一种过时的思维。我在公司里无论是对上还是对下都是对事不对人。而且说实在的,每个人的事业发展都有走运背运的时候,你在走运的时候摆架子,背运的时候也别指望别人帮你。
' _4 h3 E+ V8 b1 a9 D
1 z2 D8 a" S" P+ V' n" d* k  至于项目运作,中国这个市场没啥真正的research,重要的在于理解把握客户的需求。技术么,该付多少钱买就付多少。Business is business.
" a, h3 L! H" o3 s, W0 s$ q; B- ~. n
. A3 b* I1 B3 g" \* Z9 Q  平平淡淡生活,兄弟我就是不喜欢,就活这一辈子,当然是能往上闯就往上闯,省得以后遗憾。3 `2 L4 c8 ?9 C# Y* e+ A

$ f* r, d1 _& ]来源:星星生活-星网讯
古人曰:忠、孝、义、勇、信、德、诚、容、仁一种语言的空间分布是衡量一个文化集团命运的尺子。如果该文化集团兴旺发达,则其使用的语言就会在地理范围上不断扩大,反之,则会缩小,甚至终于灭绝。
加拿大伦敦中文黄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6

帖子

0

精华

新手上路

秀才 四级

Rank: 1

积分
16
威望
10 点
资产
318 金币
注册时间
2006-3-26
发表于 2006-3-26 17:2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长好长啊  长得我都看不下去了
0 V- s) Q4 |# }! n( M不过我强烈支持回国发展,北美这个破地方!! 更本不好 :d
加拿大伦敦中文黄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合作(Contact Us)|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加拿大伦敦华人网

GMT-5, 2025-2-7 11:13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