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伦敦华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585|回复: 0

《<阿Q正传>点评》等所引起的辩论

[复制链接]

2

主题

2

帖子

0

精华

新手上路

布衣 二级

Rank: 1

积分
2
威望
10 点
资产
400 金币
注册时间
2007-5-28
发表于 2007-5-28 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4 |2 }; n- b6 o$ q9 v/ n
/ G2 b3 j; n- r* d8 A, o0 R
------------------------------------
9 ~# z/ {- s( d" P" q  O) E7 E发表日期:2007年3月26日8 b$ ?/ L& V2 x
发表人:李章明' b& n! A, N. ^
秀才, j) S+ Q- q# X  T# e" v( Q$ o
注册时间: 2007-01-18( _7 u6 V6 F: m
文章: 55
& j' W/ }0 q* {4 Q% W文章主题:《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点评
- E1 [" p& @1 G" Z1 ^# g2 U$ W) p
本文前半部分写百草园,后半部分写三味书屋,通过相互对照。用乐园似的百草园生活来和枯燥、陈腐的三味书屋相对比,借以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的束缚。本文文笔流畅、语言优美,无论在思想上,还是艺术上都堪称“五四”以来散文中的佼佼者。) D/ r, w* R: `8 d3 x
------------------------------------
( e* a6 F: a8 k李章明(回复:)' A: M6 ^$ `$ n  f
文章主题:《海燕》点评
/ G+ L1 E! e! D1 f; D, E
( |5 {# v- x- @$ L/ ^5 l《海燕》(高尔基著,戈宝权译)作为散文中的名篇,或者称誉为散文中的绝作,是当之无愧的。《海燕》不但表现了作者(高尔基)高超的撰作技艺,而且也反映了杰出的翻译家戈宝权令人叹为观止的翻译技巧。翻译家(戈宝权)对俄文和中文掌握的熟练程度是上乘的。2 F  F3 r. n0 J' ]" c, \
《海燕》勾画出海燕在暴风骤雨中的器宇轩昂、飒爽英姿;
# O- Z( E( k" A( T% i% K《海燕》高度赞扬了海燕在暴风雨中一如既往、勇往直前的战斗精神;
" _% T  O6 J" X9 V8 o+ w/ J《海燕》表达了人们对暴风骤雨毫不畏惧的坚强信念;2 Z! M& N% |1 s9 P5 t  h4 B
《海燕》是胜利者的赞歌!
6 ]. e% ?% q+ p4 g最后,让我们再背诵一遍《海燕》吧:' X/ d5 `, k& l6 q% l: u
“在苍茫的大海上……”. ^6 r8 E+ a# O) X, ?

4 D3 G& T; ]3 f6 }& l[注释]
. N, b* f3 P, k8 m( a$ w0 o: l' f: k器宇轩(xuān)昂:形容人精力充沛,风度不凡。
# f7 j6 r+ J# I2 b0 J------------------------------------
' \6 M1 z5 A' Q5 @7 {8 Y5 Q. {1 O李章明(回复:)
' i2 o! n9 Q7 \, f. c7 F! ^文章主题: 《红楼梦》点评      q; e2 Y% X; T( S- P5 j) i
8 i1 P  j, H0 ~4 g4 h: i. y; b
曹雪芹通过对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人的描写,展现了封建家族的衰落。  
' |& M, z  x8 Y------------------------------------
( J/ q" [4 d4 [  S2 I9 P: b李章明(回复:)
, p2 r( z5 g/ n- v1 m: W文章主题: 《水浒》点评:1 I9 ?2 F$ W* O2 M4 S1 Y; M1 |
; P* D- i( {" ^: J! L7 H
《水浒》对晁盖、宋江、林冲、鲁智深、李逵等人被逼上梁山,高俅的发迹都有入木三分的描写。水浒中许多英雄豪俊的故事在民间流传很广,尤其是武松打虎,更是没人不知,无人不晓。 3 I) c, @6 A9 q! O" g

; w* F4 X: F; A' b" ~------------------------------------* r4 I6 h. w; {
李章明(回复:)
. ], s$ m2 g. F1 f5 f% U4 I文章主题: 《三国演义》点评
( s3 v5 @* o5 K9 |- P) Q9 m
2 i) g) D% u5 k% q# t《三国演义》在中国的古典小说中与《西游记》于仲伯之间。尤其是将诸葛亮描写成为运筹在帷幄之内、决胜于千里之外的杰出人物;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事无论大小,均精心料理。《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被描绘为智慧的化身、忠诚的典范、勤勉的楷模。  
  ?7 s$ Y; @% b/ w------------------------------------8 K9 f3 i( U4 H* M6 }( H# P- s& |
李章明(回复:)
% O* o$ k3 _5 k) k6 Q文章主题: 《西游记》点评 % L9 I4 |6 ]' W/ M7 O
9 j- v5 P3 z& m8 p
《西游记》可谓中国古典小说中的千古绝唱。吴承恩所塑造的孙悟空这个艺术形象,在中国读者心中有着不可磨灭的映像。《西游记》的文笔流畅、语言优美;《西游记》中的故事情节起伏跌宕、精彩纷呈;《西游记》中的人物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在中国的有些媒体中,对于常常出现的齐天大圣(孙悟空)或者天蓬元帅(猪八戒),有些人(至少是我)恐怕是已经觉得司空见惯了。(顺便说一句,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也非常受人欢迎,据媒体说,在泰国放电视连续剧《西游记》时,偷二都不偷东西,也忙着看孙悟空和猪八戒去了)  # U/ K% Z: H' m
------------------------------------ - H8 p9 b& O; w* ]
李章明(回复:)
* G+ X; O) p. X# V3 h文章主题: 《阿Q正传》点评
3 v- q. \) y) @) G4 @! b, O5 R2 W1 i/ o  x* [2 h
鲁迅先生以阿Q这个典型形象揭示了国民中某些人的性格弱点。意欲使人觉醒。本文不但语言生动、词汇精炼,而且意境深沉、余音绕梁,不愧为小说中的巅峰之作!  6 a6 r# M. ~8 }4 `# \) _
------------------------------------
; X  V2 P% f. L吴咸8 t3 G! @6 }  J- T8 ~
书生
5 {: p4 f5 Y0 j: N7 b8 _. u注册时间: 2004-08-241 j0 j6 i. ^* Y* [7 p4 Q! L- v; a! E
文章: 362 C0 H1 S  g7 ]! Q* C: W  A
来自: Canada  
# P' w: i' E: ^  K文章主题: 阿Q正传中,[语言生动、词汇精炼]。我看则恰恰相反。   
7 |6 {4 F8 p8 I# R* d+ a% z2 l
, ]3 k; w& t2 r( _+ x2 r, J李章明 写到: 2 q. l. B. v% I  K4 N( ^2 W& w7 m
“、、、《阿Q正传》点评 3 [2 f- m. h) z. o& a$ q7 Y9 s- Z

$ m1 ?8 H1 F# H) C鲁迅先生以阿Q这个典型形象揭示了国民中某些人的性格弱点。意欲使人觉醒。本文不但语言生动、词汇精炼,而且意境深沉、余音绕梁,不愧为小说中的巅峰之作!”
2 i  U; j4 @1 X! f/ K- ?
. d2 s, _# C4 F4 p! _5 G你说鲁迅在他的阿Q正传中,[语言生动、词汇精炼]。我看则恰恰相反。兹举一例证明。鲁迅在书中说:[譬如用三尺三寸宽的木板做成的凳子,未庄人叫长凳,他也叫长凳,城里人却叫条凳]。这第一句中的[三尺三寸宽的木板]八字,就既不生动,也不精练。 1 I' q. i; l/ q; g! i/ V. {
试问,要制造一个三尺三寸宽的木板,需要多大的树?这树起码也得三尺三寸直径。我相信,鲁迅年代,中国绝不能制造这么宽的木板。这样大的树,也极少有。 / u- ?6 a  |) \2 y
如果真有,鲁迅的凳子,遂是横锯木板而制成的三尺三寸的[长凳]。这样横锯而制成的凳子,还能坐人么?一坐准断。 - f) V# j9 P: D, W1 u0 e0 {% {
其他例子很多。
7 J$ c) K" X  ~% \: A2 n_________________5 G/ X  @. i7 w* C
天下太平 6 D- s8 v6 J5 I4 y8 O  t
------------------------------------
. I% F. M* {. y- `: L- w李章明(回复:)
& t+ b: O1 S1 y1 `- s' Q5 L$ k/ f
“试问,要制造一个三尺三寸宽的木板,需要多大的树?这树起码也得三尺三寸直径。我相信,鲁迅年代,中国绝不能制造这么宽的木板。这样大的树,也极少有。”
* ~5 ~5 o. f4 p+ P; ]& I说得妙!
4 D' Z8 }% Q! D) x1 r5 \不愧是高手。我想,如阿Q生在当代,定当拜您为师,您就不会叫他这样想了。 ) b1 H) e0 d1 _
0 P/ W& Z: x  V4 I  k7 d
李章明 在 10.20 作了第 1 次修改 . y, G5 D0 S4 `
------------------------------------
) u& W, w% G3 P0 y0 w9 D5 n5 f; f吴咸(回复:)
2 q* Y7 |  f5 Q* T- n文章主题: 鲁迅借用旁人的题材   1 n. V' V6 n5 c, O6 [$ F

9 {6 e* N$ o8 v6 u  {李章明 写到: ( B9 x: j! r, \& w* ^' |
“我想,如阿Q生在当代,定当拜您为师,您就不会叫他这样想了。
& y1 {5 s, A! W; Y  i1 C& S2 F
& F; t* d! t5 A1 E! g5 m5 S[我想,如阿Q生在当代,定当拜您为师,您就不会叫他这样想了]。你这句话,如果改成:[我想,如鲁迅生在当代,定当拜您为师,鲁迅就不会叫阿Q这样想了],才通。因为,鲁迅在写书,他在形容他的角色。
  y2 Z, ^$ p& M人们把阿Q正传捧得很高,你竟然把他和三国红楼等书相提并论。很显然,都由于类似错觉。就拿阿Q这名字来论,就知,鲁迅连命名都不会。作家要描写一个乡间小人物,怎会取个洋名字?Q的同音字很多很多,如魁,逵,盔,葵。。。。 4 N' M  `, U. C; e) E
除阿Q之外,又还有第二个角色[小Don]。一个短短的作品,人物稀少得可怜,竟然有两个角色有洋名字。 % ?  N4 A. d0 d6 F' g
几百年前,西方有部书,名Don Quixote,中译为[唐吉呵特]。此书描写一位假英雄。如果你读过这本书,你就知,鲁迅借用旁人的题材,人名。既然借用,就该承认。如不,遂是偷。既然偷,就想遮掩。鲁迅一开始就考证这Q音,遮遮掩掩。
$ [% W3 T& w, Y# J_________________  b! Z" x9 t' s
天下太平
3 i$ f+ R4 ^# C* ?------------------------------------
# I; q+ s. Y* a8 Y$ }) P# \李章明(回复:)6 H% y" K" V( l0 D5 V4 S

! M4 s+ j/ L% \+ I, u6 A1、《堂吉诃德》我小时读过, $ `2 ?6 S7 A2 U$ B! a% l. s9 x- L
2、如阿Q生在当代定会找您大吵大闹,因为您竟敢反对他的观点,不准他把“用三尺三寸宽的木板做成的凳子……叫长凳,”,又不准他叫阿Q这个名字,又不准小Don叫小Don,还竟敢说是用了什么唐吉呵特的题材,我先前叫阿Q拜您为师是恭维您,您这样一说,恐怕阿Q是不会饶您的。到那时,阿Q、小Don群起而攻之,恐怕是鲁迅先生也救不了您哟。 . c8 \3 V* l5 p
3、假如阿Q取了您所说的比如阿魁这个名字,万一中国有个人叫阿魁的要告上法庭怎么办?倘若赢了官司倒好,倘若输了官司就要钱用,谁给?因为《阿Q正传》刊登后就有人怀疑是在骂他,而前不久电影《霍元甲》就被霍元甲的后人告上法庭。 : g" g' j) p/ H, x
4、您说鲁迅借了《堂吉诃德》中的题材,我看《堂吉诃德》中就没有那个假英雄被人打了就说是儿子打老子的话,当然,也许您看的那个版本有。最多不过是用了相同的讽刺方法,但《堂吉诃德》中幽默手法则用得较少,此点是不同的。比如您用了批评的方法,就可以说是借的别人的批评方法吗?因为在您以前是有人用过批评方法的。 - X, C' x) K. H
5、您说“Don Quixote,中译为[唐吉呵特]”中有“Don”有“Q”,那您的名字中有“吴咸”二字,倘若有人在您之前用过“吴”或“咸”,然后说您是“借”,那怎么办呢? 8 D5 R7 U8 x0 l0 f# I
6、作品中的人物众多,就是内容丰富;作品中的人物稀少,就是内容简单。难怪《清明上河图》那么受人喜欢,一点都不假(有550余个人物)。但有时我也茫然,为什么《蒙娜·丽莎》中明明只有一个人,但仍然是那么有名,真有点使人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
( V( a% n( a4 Y! i) A' K------------------------------------
加拿大伦敦中文黄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合作(Contact Us)|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加拿大伦敦华人网

GMT-4, 2024-6-20 08:00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