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564|回复: 2

[出行锦囊] 中国公民海外安全常识

  [复制链接]

125

主题

846

回帖

5

精华

金牌会员

版主

积分
1091
威望
710 点
资产
2299892 金币
注册时间
2006-3-26
发表于 2009-8-26 16: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suancai 于 2010-5-7 08:26 编辑
7 q5 m9 T$ ]3 u, h% g" k* l4 q1 b. I. [1 R
中国公民海外安全常识
" a& W/ n# P5 |  @4 j
. p- j( O5 T5 j! E7 T出行必备
7 ~8 r# U: a8 v. L, }, d; Q  身份证件
8 b1 s1 M1 b! Y2 {7 l1 _  旅行在外,要养成随身携带身份证件的习惯。遇意外情况时,明确的身份情况是当事人获得及时、有效救助的基本条件之一,也是事后办理索赔、救济等善后手续的基本要求。
+ u' i$ l" l6 `  证件种类5 C6 d9 g- Q+ _
  在境外期间的身份证件包括护照、旅行证、当地的居留证、工作许可证、社会保险卡等。许多情况下,国内的居民身份证也可帮助中国驻外使领馆确定当事人的身份。
0 \3 v+ ^' k; F) @: z1 [  i  个人信息卡9 u) \. u5 a! L  W; g
  如在境外停留时间长,且当地没有规定外国人必须随身携带护照备查,为避免丢失,建议将护照资料页复印,复印件背后写上紧急情况联系人的姓名、地址、电话,将此页塑封做成“个人信息卡”,一份本人长期随身携带,一份留在国内直系亲属处以备不时之需。% ~! [$ _4 b( }" _" F2 V9 {
  行前推荐7 ~' }, a& |. q
  购买保险- k2 N4 h+ [. o* h, P) g9 a- v
  旅行在外,出现意外情况的几率增加,且国外医药等费用普遍较高,建议出行前及在海外居留期间,购买必要的人身意外和医疗等方面保险,以防万一。同时,个人购买保险的有关情况也要及时告知家人。4 ]1 W) f- D8 D8 N) k6 L
  行前提醒
9 ^' ^  Z  Z8 K0 G5 E: f  了解国情
, P( h* }5 d/ m9 O. J7 J. c) M  尽可能多地了解旅行目的国国情,包括风土人情、气候变化、治安状况、艾滋病、流行病疫情、海关规定(食品、动植物制品、外汇方面的入境限制)等信息,并针对突出问题,采取必要应对或预防措施。
1 b, @# ?! e" C5 D, `  预防接种7 k" ]* J8 }; T9 L: R
  根据旅行目的国的疫病流行情况,进行必要的预防接种,并随身携带接种证明(俗称“黄皮书”),以备进入目的国边境时检查。$ A9 [' c2 k: E8 j' N) |: {
  检查证件! c$ f0 A* ~5 q5 N0 d& P( B) [
  检查护照有效期(剩余有效期应在一年以上)、空白页(应有两页以上空白页),办妥目的国入境签证和经停国家过境签证,确定是否应携带“黄皮书”,核对机(车、船)票上姓名、时间、地点等信息,避免因证件问题影响旅行。
4 ?8 A* u* _* s- |4 w" K  预防万一" I7 |' Y  a2 U6 z0 _. u
  携带《中国领事保护和协助指南》、本“常识”和相关宣传折页,认真阅读相关旅行提醒及安全常识,查明目的国中国使馆或领事馆的联系方式,旅行中尽量规避风险,同时还要确保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联络求助。  l" p3 s4 |7 u/ m$ a6 p2 d
  少带现金
5 `0 P- f9 ]; S6 a! E$ |; m9 r% W  尽量避免携带大额现金出行,建议携带和使用银行卡。如银联卡,目前已可在全球许多国家使用,出境前可查询确认,以方便旅行。0 O4 p" S8 l/ c4 ^
  如必须携带大额现金,记得做好安全防范,入出境时必须按规定向海关申报,还要注意目的地国家的外汇限制。
1 W+ _; x2 X; ^' C; U  x  勿带禁品
# y: T9 C  ]( C3 b  严禁携带毒品、国际禁运物品、受保护动植物制品及前往国禁止携带的其他物品。9 X! ]! Y9 X6 ~# V  Z
  切勿为陌生人携带行李或物品,防止在不知情中为他人携带违禁品而引来法律麻烦。
: D9 C8 H7 N3 A( D+ w  慎带药品" h* k! L$ M- t) {7 Q
  慎重选择携带个人物品,在海关规定允许的范围内选择所携带药品的品种和数量。
) y2 u  s# E) T7 Z/ Y6 {  携带治疗自身疾病的特殊药品时,建议同时携带医生处方及药品外文说明和购药发票。6 ^5 O# y; q3 g) I& H: q; O% T0 C
  配合审查: d& {( u4 o5 i' n1 `+ ]
  赴目的国的意图应与所办理的签证种类相符,入境时请主动配合目的国出入境检查机关的审查,如实说明情况。对外沟通时要注意保持冷静、理智,避免出现过激言行或向有关官员“塞钱”,以免授人以柄。
. p3 q& i* Y. C: X. m9 r  谨慎签字
4 M: `4 q( \  Q# p: y  入境一国遭遇特殊审查时,如不懂当地语言,切忌随意点头应允或在文件上签字。可立即要求提供翻译或由亲友代行翻译。如被要求在文件上签字,应请对方提供中文版本,阅读无误后再做决定。$ v+ S( k# s/ P8 X8 ], r" l/ U
  入境惯例- L$ [1 P# u, E/ a% K
  当一国对您入境意图、停留时间、入境次数等有怀疑时,即使您已取得该国签证,该国也有权拒绝您入境并拒绝说明理由。
( N# W6 ~; S3 |1 F! [1 ]" k7 X  维护权益
7 I! p- [" D* u0 W- v  如被一国拒绝入境,在等待该国安排适合交通工具返回时,应要求该国提供人道待遇,保障饮食、休息等基本权利。否则,应立即要求与中国驻当地使领馆联系。6 n. U5 D  M5 _, M; [
  常念家人2 x/ {* {# e5 S; ?1 W* b2 Z9 Y
  出行期间要与家人和朋友保持联系,及时向家人更新自己在外旅行日程、联络方式。0 k  _$ E. q+ u2 w# a1 p- R! |! s
  在外旅行、居留期间,可选择电话、电邮、短信等多种方式保持与家人和朋友的经常性联系。
* m  h. }0 Z& I+ s1 u- v  出行安全
; f; P# h: k. E3 {  管好财物* m# R1 }$ O( U% z% S2 b2 r0 {" r
  不露富,不炫富。" I8 O- y1 h) ~! z/ s/ `
  如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事先准备好零钱。  z& X/ }2 h8 H9 r+ R! ^2 L  Y
  不随身携带大额现金、贵重物品,也不在住处存放。; E; O5 W/ w4 l( J8 z
  最好在白天人多处使用自动取款机,取款时最好有朋友在身边。+ K, ]# Z5 I+ k- N8 q1 P
  因商业往来等原因接收大额现金后,建议立即存入银行。7 A% K) R8 [% t( @" w# A6 d- P
  妥善保管证件。. h% ?1 M: Q' H: h
  丢失银行卡,应立即报警并打电话到发卡银行进行口头挂失,回国后再办理有关挂失的书面手续。
, f7 g% N" O% b0 l0 h" h5 `  牢记特征( }: d( \# q  j8 X: i
  出行如发现可疑情况,留心周围环境的特征,如地点、地形、车辆、人们的行为、衣着等可辨认的细节,以利于意外情况发生后帮助警察抓到罪犯。
2 _! \4 `" D1 }1 _+ H0 N  严防飞车# M" a" i2 T, D
  上街行走应走人行道,避免靠机动车道太近。
8 q9 X2 k* [, y! H; b  携物(背包、提包等)行走,物品要置于身体远离机动车道的一侧。$ t; A4 m- I- t" F7 U
  在摩托车盛行的国家或地区,应严防飞车抢劫。遭遇飞车抢劫不要生拉硬夺,避免伤害自己。3 \& H2 y" f- {3 a9 Y- W
  遵规守则5 B4 N' o+ [' Q* m
  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
: x1 x4 R6 V$ \- G) H  走人行横道时,遵守交通规则,确保安全时迅速通过。5 Y; m* e/ [" X) B2 |9 k9 P+ G
  在实行左侧通行的国家(如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等)要注意调整行走习惯,确保安全。
$ U% W2 ~- m. [4 o7 I* s  不要边看地图边过马路。
4 q/ Y1 j% N/ \. o% `) |& J( ^0 {  减少夜行
3 H3 C1 q# w7 S; |7 G# V9 o; x. p  远离偏僻街巷及黑暗地下道,夜间行走尤其要选择明亮道路。3 Q% \. _2 i/ e, H% [" e
  尽量避免深夜独行,尤要避免长期有规律的夜间独行。
# a  {6 Z) J% R- U$ L* Q  慎选场所; O* C7 ]) O* q
  不去名声不好的酒吧、俱乐部、卡拉OK厅、台球厅、网吧等娱乐场所。# L! T4 o2 |% Q+ V9 e& p9 ^+ W
  慎对生人0 V( L$ |# F" p
  不搭陌生人便车,不亲自为陌生人带路,不被陌生人带路,不与不熟悉的人结伴同行。; @2 i, n+ a( r1 Q! W( o
  回避大街上主动为你服务的陌生人,不饮用陌生人向你提供的食物、饮料。
# X/ @* O! K9 {9 j6 \* E: Z. @  安全驾车) I3 {; r5 L) w8 K% O. P" p
  夜晚停车应选择灯光明亮且有很多车辆往来的地方。
& H+ ?5 n: k, g' X& P, L  走近停靠的汽车前,应环顾四周观察是否有人藏匿,提早将车钥匙准备好,并在上车前检查车内情况,如无异常,快速上车。9 d' G) m3 ~5 [# {2 ^7 o
  上车后记得锁上车门,系上安全带。
; j' m5 Y! V2 E9 Q& Q/ Z  下车时勿将手包等物品留在车内明显位置,以防车窗遭砸、物品被窃。
  P% X3 ~7 \5 {4 H: N  配合警察
8 o# U3 t5 X( v, g  遇到当地警察拦截检查时,应立即停下,双手放在警察可以看到的地方,切忌试图逃跑或双手乱动。请警察出示证件明确其身份后,配合检查和询问。
; }  i* @, X& {& D9 [  妥防勒索
, H) @* `" U4 D0 r: p8 \' c6 Y  如遭遇警察借检查之机敲诈勒索,应默记其证件号、警徽号、警车号等信息,并尽量明确证人,事后及时向当地政府主管部门和中国驻当地使领馆反映。( p, W: h1 H3 q# _2 H  U- [* ~
  结伴出行' Q9 z8 j! D# E# F; }0 ?
  最好结伴外出游玩、购物,赴外地、外出游泳、夜间行走、海中钓鱼、戏水时尤其要注意结伴而行。* M: v" z; v' a9 F% \' a6 z2 B
  与众同坐. I& W' m! r& }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尽量和众人或保安坐在一起,或坐在靠近司机的地方。
# ^: d5 C# ?3 D3 N; @2 {3 c+ y  不要独自坐在空旷车厢,也尽量不要坐在车后门人少的位置。
( S4 b7 A9 C; J" {1 b  尽量避免在偏僻的汽车站下车或候车。2 I% [! L. V: ~
  入乡随俗4 g2 k! s4 X- I$ t$ ^9 a* z
  穿衣着装要充分尊重当地风俗。在穆斯林国家,女士严禁着装暴露,不宜穿过露、过紧、过透的衣服。
# p, w, d2 G4 v  v) }# J  预防溺水
5 R% M& ?/ G9 l& T  选择有救生员监护的合格泳场游泳,避免野外随兴下水。6 @+ P: c3 ~% O3 I
  雷雨或风浪大的天气不宜游泳。
+ V( y8 `, M$ T% \4 n! C/ x  独自驾船、筏要备齐救生设备,包括救生衣、呼救通讯设备,并应避免独自驾船、筏赴陌生水域。
; {# ]! `. x; j6 b" Z- E0 ^8 t  乘坐船、筏,要遵守水上安全规定,了解掌握救生设备使用方法,并听从安全人员指挥。5 T& _, p+ p& I2 q" ]- X- c$ j# ]( s( D# q
  居住安全
4 z0 x& o9 y9 l# b  合法租房
; {5 F5 G% b6 K- N  了解当地房屋租售管理机关名称、职能,按照相关指导租住房屋。$ j3 @0 p9 Z5 y7 s
  租房应通过合法房屋中介,尽量选择在治安、环境条件较好的住宅区寻租,并签订完备的租住合同。
0 r  e& p5 G0 M0 P. s  慎选合租
  j- q! L2 k, i# W0 F% k; G  不与陌生人合租。
8 ^" }& w$ F' d! y" N/ a  与友人合租时应注意保护个人隐私,妥存个人证件,防止银行卡遗失、密码泄漏。9 y( ]5 w6 b) y) D' n
  严防陷阱
5 q0 B! ?" g8 q$ T! q  租房过程中注意留存相关广告、收据、合同等文件证据。8 K* j$ s- ?" u. u5 F4 p8 x7 d
  警惕低价出租广告,不因贪图廉价、方便而落入不法房主圈套。
0 _! C& N9 i9 c  M. I3 [  当遭遇租房陷阱、被骗或被盗时,应及时向当地房屋租售管理部门投诉、向警方报案或采取进一步法律行动。2 ]. @' Z8 _. `- `5 |3 G
  熟悉警局: Y; [: F( H# X0 @2 g
  了解所在区域警署位置、主管警官姓名、报警电话或紧急求助电话,将有关信息在下面空白处一一对应记录备用。
3 J0 A8 E" l" A, j% Y9 M  警局(署)位置:- i) ?- s0 `; L- V! i2 ~( W/ V
  报警电话:. u! n* {; A" {; c0 y0 \
  警官姓名:+ i6 n% i: x) H% e9 b$ g$ n- U
  警官电话:' P& W0 r! B( B  t% l- ^5 m# r- x
  针对性防范
2 ~: O: O5 t0 z8 {+ z$ h1 m, `  了解社区治安状况,根据当地突出问题或频发案件类型,采取对应安全措施,或移租至治安情况较好的地区。- }' ^; G0 `( ?9 Y
  居家提醒
- i* l3 t# Z4 o" h  家里不要存放大额现金。即使家中必须存放保险箱和贵重物品,也不要放置在客厅或门厅,以防不法分子从门口窥视到。; l9 `; G0 j; M2 R( Z: t
  应根据当地社会治安状况,选择安装相应的居室防盗、报警设施,保证居住安全。
& c) P) h0 }3 e7 ~1 L# o9 l# R- m  独自在家保持门窗关闭(上锁)。6 o% u1 L. U2 U9 S2 e' s" k
  在楼房底层居住尽量选择空调纳凉。
- n4 }3 l! U* n% k! R9 E: n; T  养成就寝时确认水、电、燃气、门、窗关闭(上锁)的良好习惯。% s* e2 C' }, S
  屋外安全  W6 a0 s* B7 W- }
  夜间返家应尽量乘电梯不走楼梯。2 k6 w) f8 `. S  _* n
  应在到家之前提前准备好钥匙,不要在门口寻找。* ?8 |8 g; E5 H6 V* q( I
  开门前注意是否有人跟踪或藏匿在住处附近死角。若发现可疑现象,切勿进屋,应立刻通知警方。
6 l/ E2 A# u% W  a+ n  夜间送朋友回家时应等朋友平安进入后再离开。
1 G% [+ K" Y# A5 C- k  慎邀入户
# M% X1 u* J; b$ K; `. C  不熟悉的朋友,不轻易带回家。4 K" @8 \% b6 F) W' J1 b0 N3 _8 k
  不为陌生人开门,不让送报员、送奶工等服务人员进门。4 ]3 p  p% d9 v# h4 ?  y
  预约修理工上门服务时,应选择在有亲友陪伴或告知邻居后进行,不与外来人员谈论个人或家庭情况。
' w$ p* u8 I2 W4 @  及时求救* X* f' }& n" e/ y
  遇陌生人在门口纠缠并坚持要进入室内时,可在拒其进入的同时打电话报警,或者到阳台、窗口高声呼喊,向邻居、行人求援。1 P7 I- D4 b& y, @' p- a' Z' s) W
  居家防火
* ~6 S% E, c' E3 y& f) t$ t0 x9 O  防止易燃气体泄漏引起火灾。使用煤气等可燃气体,室内应具备通风条件。发现漏气现象,切忌使用明火寻找漏源,也不要开灯、打电话,应迅速关闭阀门,打开门窗通风。
9 N" D+ ~2 ?- ?4 d# u" l  j  防止用电不慎引发火灾。要经常检查家用电器线路、插座,线路老化、受损、插座接触不良均可能导致线路发热引发火灾。不超负荷用电,不用其他导线代替保险丝。7 i- M. W6 ?% k( d, F5 W" o& N& h- U
  防止烤火取暖引发火灾。不在家中储存大量易燃液体。烤火取暖避免使用汽油、煤油、酒精等易燃物引火。火炉及电暖器周围不堆放可燃物,不在蒸汽管道、取暖器材周围烘烤衣物。老人、小孩烤火需有人监护。% m# R6 c" k/ \) N' O# {
  安全出口
3 Z. e$ T& Y) v8 {2 |  y" f; F  进入建筑物时先观察安全出口(紧急通道)位置,尤其是到达住地或下榻酒店时,应首先确认消防设施和安全出口位置,确认紧急通道畅通,以便紧急情况下自救和逃生。
8 h1 T9 J9 J& U/ u  预防触电
0 a8 f  f# Z" i9 K9 p0 ]  家用电器、电源设备等出现故障尽量寻求专业人员修理,避免自行带电维修。
0 z! S5 i/ Z: x. Z' P' P% T  勿用湿手更换灯泡、灯管,勿用湿布、湿纸擦拭灯管、灯泡。6 d; ], ^/ F" N$ G
  发现有人触电,要立即切断电源。无法切断电源时,不能直接用手拉救,要用木棍使人和带电体脱离。
: P; n! [0 S- Q% t) r  居家防雷$ b$ t. v. U$ {
  打雷时,应关闭电视机、电脑,更不能使用电视机的室外天线。雷电一旦击中电视天线,会沿电缆线传入室内,威胁电器和人身安全。$ a3 H% A! i1 [- C/ g" y1 C5 s
  勿打手机或有线电话,应在雷电过后再拨打,以防雷电波沿通信信号入侵,造成人员伤亡。
* T, z6 o* Z: ?4 ?5 Q  不要靠近窗户,或把头、手伸出户外,更不要用手触摸窗户的金属架,以防受到雷击。" B/ d' L# b1 C$ M9 y" f( y
  野外防雷& F8 a7 w8 K9 B, M" g+ c( x
  若在路上、田野等处遇雷雨天气无法躲避时,最好的应急措施是迅速蹲下,做到身体的位置越低越好,人体与地面接触越小越好,离铁路钢轨、高压线越远越号。
$ p7 o' w+ v* l) A. A  迅速关闭手机,不拨打或接听手机。0 w8 d! B2 O  F4 i  f: d
  医疗安全
9 x  j0 @$ }- R  购买保险2 [! C% L/ x$ g
  了解当地医疗制度、费用情况,结合自身身体情况制订适宜的医疗计划,选择购买适合的医疗保险。$ x) P# f/ M" p1 I
  应急救治2 T) a6 H( j" ]9 j/ i7 x. n/ ]
  了解附近药店、医院的具体位置,熟记当地的急救电话。并将医院地址、急救电话信息一一对应记录在以下空白位置。  f' |) r/ D. c
  医院地址:% h" @3 h  u6 z: Z) L
  急救电话:& W8 D( E; x5 F) X* {$ P
  关注疫情1 j0 v# }! s6 y
  关注当地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了解有无疫情爆发。* g/ k1 Z/ d0 l0 n# D
  饮食卫生
, q4 A9 ?3 {) Y) D# x  日常生活注意饮食卫生,照顾好自己的身体。
# V) o# R1 t! a# ^$ j7 N  不吃不新鲜的食物和变质食物,不吃陌生人交给的食物,不吃捡拾得来的食物,不采摘食用蘑菇和其它不认识的食物。! [) ~, ?  j: F- H. _
  注意食品保质期和保质方法。加工菜豆、豆浆等豆类食品时须充分加热。不吃发芽、发霉的土豆和花生。保持饮用水和厨房用水清洁干净,否则,应把水煮沸或进行消毒处理后饮用。
' c+ A3 K+ |1 F2 C' A0 @$ C" y  
加拿大伦敦中文黄页

294

主题

226

回帖

6

精华

金牌会员

登仕郎(正九品下)

积分
2969
威望
2747 点
资产
25550 金币
注册时间
2008-8-15
发表于 2010-5-7 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毒救治/ W/ y: ^* ?- d1 r
! N  }9 H' H& R1 t9 d1 u5 u3 g
  发生食物中毒,应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赴医院寻求专业救治,或在专业人员指导下,采取饮水、催吐、导泻等方法进行自救。
  t9 \# j6 `. L( h9 x' e/ u
6 h/ `+ l8 |4 i$ ]: |* x尊重风俗
9 F4 D6 j( \6 S& s3 ]# U( w8 N0 e
/ I6 y, @$ a' F+ D) @' K: l  伊斯兰国家禁酒,禁止食用动物血液、猪肉和有利齿利爪的猛兽(如狗肉)、非反刍动物(如驴肉)或自死动物(包括因打、摔、触、勒、电等原因而死的动物)。4 l5 |/ u  ^( f4 h8 _

' v* |; _+ H+ ^抑制传染病: ], H' v$ R# ^& \7 N, D" M/ I

+ q7 o1 \2 ]6 b7 d/ Z' z  有效抑制传染病的流行,关键在于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链:即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染人群。6 g8 B1 Y6 D2 _6 x* _3 V- H
# z' g6 B% d4 E
预防先行( A, J5 L# w7 h  K

$ l6 J$ e- F) i( V7 J- N  ~# }  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注意个人卫生、食品卫生、环境卫生。
# d4 o& ^- p- Z4 F
) L# Y6 w; E0 b+ f3 x  加强身体锻炼,提高免疫能力。
' b5 A: r, e7 E6 ^/ w8 t+ H* e, \) n2 |- V9 a- O
  按规定接种疫苗。对传染病人要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早隔离。防止交叉感染。
/ h4 t" S* Y* i3 K8 A6 x  c
& J7 I+ V* A  n& p7 N3 U! y突发事件应对
% `/ \) {: c- y3 z' G0 _: R8 \: x- V
应对袭击(偷盗、抢劫、行凶、人身侵害):
- u! U4 t1 ?2 d" A; \+ |4 n
& r6 R3 u) D+ `) F0 h& j( `  在公共场所遭遇袭击,要大声呼救,喝阻坏人,为己壮胆,伺机摆脱。* S" L( y& A6 a8 Q& B  k/ b. T' {

$ T$ ?+ F! @+ O! [  在偏僻地方遭遇袭击,切记保命为重,避免为保全身外之物而遭受人身伤害。
4 J9 N# A" ], S% `/ `1 B. \
! b! Y' b4 A- T" a) [: `: f) I  牢记报警:记住不法分子、相关交通工具及周围环境的特征,尽快报案。报案既是为自己,也是为他人,避免因不愿报案,在当地形成中国人胆小、好欺负的印象。
9 d/ D; e, G' S. H" D7 }' r0 d
0 h5 s9 }# Y  f( ?/ u8 U3 ^  还要向中国驻当地使领馆反映情况,便于使领馆及时向当地政府提出交涉。
) D" {3 H5 I5 ~. M6 o. Y- a2 q; w1 \8 T
  及时与家人、朋友联系,告知案情。避免家人、朋友因信息不畅被不法分子借机欺骗、敲诈。
# A5 }8 r$ J& i6 x  t" C, G  U- p2 D5 z3 Q
应对恐怖袭击:# L. K5 ^4 W% ~1 s! W3 ]) `. r
; N2 Q& ]4 G% X5 ~9 d' ]
  沉着冷静,不要惊慌。
! ?1 K+ ~) ~1 k1 ^" U4 h7 z. O
0 S, O3 X9 B5 [  遭遇炸弹爆炸:应迅速背朝爆炸冲击波传来方向卧倒,如在室内可就近躲避在结实的桌椅下。爆炸瞬间屏住呼吸、张口,避免爆炸所产生的强大冲击波击穿耳膜。寻找、观察安全出口,挑选人流少的安全出口,迅速有序撤离现场。及时报警。
1 H7 G' k- i, v+ J# ^# T- q+ _3 L5 ~1 ^
  遭遇匪徒枪击扫射:应快速降低身体姿势,利用墙体、立柱、桌椅等掩蔽物迅速向安全出口撤离。来不及撤离就迅速趴下、蹲下或隐蔽于掩蔽物后,迅速报警,等待救援。
0 E; s9 o6 |5 m. E. H
# q* P' P" g' Z  遭遇有毒气体袭击:尽可能利用环境设施和随身携带的手帕、毛巾、衣物等遮掩口鼻,避免或减少毒气侵害。尽可能戴上手套,穿上雨衣、雨鞋等,或用床单、衣物遮住裸露的皮肤。尽快寻找安全出口,迅速有序地撤离污染源或污染区域,尽量逆风撤离。及时报警,请求救助,并进行必要的自救互助,采取催吐、洗胃等方法,加快毒物的排出。
/ X! t( W) ~. b5 Y: @( ~1 Q
8 M  q# K9 p' {( t; I5 o' Z  遭遇生物恐怖袭击:应迅速利用手帕、毛巾等捂住口鼻,最好能及时戴上防毒面罩,避免或减少病原体的侵袭和吸入。尽快寻找安全出口,迅速撤离污染源或污染区域。及时报警,请求救助。
; R; o% G) T" y5 R# k/ l7 ?& p! ]
应对火灾:* P; }5 f; i4 a5 u% b7 T7 x

3 S0 a& ?, S# a& l8 E; f  熟记所在国火警电话,并将电话号码填写在下面空白处,遭遇火灾时应迅速报警求救。9 u5 H% _0 ?  Z$ L: A. |

5 {; ?/ ~; X- x+ j0 h* N* M  火警电话:
3 R1 r, ~6 w' ^( P  u! u/ {5 p
" o8 K  o5 @! O/ _! }  在烟火中逃生要尽量放低身体,最好是沿着墙角匍匐前进,并用湿毛巾等捂住口鼻。必须经过火场逃离时,应披上浸湿的衣服或毛毯、棉被等,迅速脱离火场。6 Z" V4 y1 z7 j$ ]
! Q3 @# u6 u+ G; i  H; M  q
  三楼以下楼房逃生时,可以用绳子或床单、窗帘拴紧在门窗和阳台的构件上,顺势滑下。或者利用结实的竹竿、室外牢固的排水管等逃生。
: P8 _6 t) V# i9 U1 Q6 u4 r# z: Y0 T! e. f! O7 X; N! y
  若逃生路线被封锁,应立即返回未着火的室内,用布条塞紧门缝,并向门上泼水降温。同时向窗外抛扔沙发垫、枕头等软物或其它小物件发出求救信号,夜间可通过手电发出求救信号。
1 q1 r) Z, ~6 k" S5 b: b- ^
2 G; B' B5 V! h! d, Z: x2 Y  公共聚集场所发生火灾,应听从指挥,就近向安全出口方向分流疏散撤离,千万不要惊慌拥挤造成踩踏伤亡。在人群中前行时,要和人群保持一致,不要超过他人,也不要逆行。若被推到在地,首先应保持俯卧姿势,两手抱紧后脑,两肘支撑地面,胸部不要贴地,以防止被踏伤,条件允许时迅速起身逃离。1 i8 s" _6 M  r0 R8 f" P4 u" q! ]& o
- @" M/ c: B4 M0 F; |) R
  高层建筑发生火灾,应用湿棉被等物作掩护快速向楼下有序撤离。应选择烟气不浓,大火未烧及的楼梯、应急疏散通道逃离火场。必要时结绳自救,或者巧用地形,利用建筑物上附设排水管、毗邻阳台、临近的楼梯等逃生。在无路可逃的情况下,到室外阳台、楼顶平台等待救援。不能乘电梯逃生。
: j; W1 b2 C6 H+ I) O8 [" B; ~; X+ e! E2 B  G
  汽车发生火灾,应迅速逃离车身。如车上线路烧坏,车门无法开启,可就近自车窗下车。如车门已开启但被火焰封住,同时车窗因人多不易下去,可用衣服蒙住头部从车门处冲出去。
4 a+ q$ V* }/ t; d
( j$ A! U" O- a" O- K/ v9 f  地铁发生火灾,应利用手机、车厢内紧急按钮报警,并利用车厢内干粉灭火器进行扑救。无法进行自救时,应听从指挥,有序地安全逃生。不要大喊大叫、惊慌失措,也不能自行驶中的列车车窗跳下。
4 Q- |: N1 G0 P% z  o) z, _. b1 K8 d7 j& o1 e
应对洪水
- f$ u7 z1 o( A6 j; e  {0 f! L. ~8 b1 {' V/ t. m1 o! c! {
  提早撤离,紧急时登高躲避,危机时就近攀爬树木、高墙、屋顶(不要爬到泥坯房屋顶),不要惊慌失措,不要游泳逃生,不要接近或攀爬电线杆、高压线铁塔。
6 H4 d  {% y. W- J+ l7 F) u; `; j3 g
: ~. h( t3 a, ~" Z  携带可长期保存的食品、足够的饮用水和其他生活必需品。( W9 m5 T# {! h) {

" [0 M5 u# g7 ~5 t/ H% a  用可漂浮物自救。如被洪水卷走,尽可能抓住固定或漂浮物品。
" T; d5 P) x1 A# ?9 ^7 `3 w
. C: w: [9 K& Y! X2 k  移动电话可以寻求救援。如情况允许,应将移动电话充足电并使用塑料袋密封包裹,以保证电话的正常使用。/ s1 L; c0 C! f: r

6 R: }# m& _" J/ a  L  身着醒目的衣服便于搜救人员识别、寻找。选择衣服时,要注意衣服颜色与附近房屋屋顶颜色、植物颜色相区别。
! |! z  B% n7 f$ e& ^2 x0 E3 ]1 E( `& g- j) m
应对地震( a, ^% D5 r6 p5 Z4 u

9 {7 z3 p# ^/ S# p  地震发生时应沉着冷静,不要惊慌。
8 f2 S7 h3 h7 Y; Z8 }- s& b! t, q2 I# {/ F0 F0 i' T# n& F
  如果在室内,迅速关掉电源、气源。蹲下,寻找掩护并抓牢——利用写字台、桌子或者长凳下的空间,或者身子紧贴内部承重墙作为掩护,双手抓牢固定物体。如果附近没有写字台或桌子,用双臂护住头部、脸部,蹲伏在房间的角落。远离玻璃制品、建筑物外墙、门窗以及其他可能坠落、倒塌的物体,例如灯具和大衣柜等。在晃动停止并确认户外安全后,方可离开房间。不要站在窗户边或阳台上。不要跳楼或破窗而出。切勿使用电梯逃生。+ q/ Q' Z$ `2 q/ o6 E

( u7 R6 ~2 C, S6 k" C: r  如果在室外,远离建筑区、大树、大型广告牌、立交桥、街灯和电线电缆,之后待在原地不动。
8 o' \& j+ n* v5 x# \
' J5 c6 g" V; l' T: n' X( O( @6 j& n  如果在开动的汽车上,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尽快靠边停车,留在车内。不要把车停在建筑物下、大树旁、立交桥或者电线电缆下。不要试图穿越已经损坏的桥梁。地震停止后小心前进,注意道路和桥梁的损坏情况。
/ i" U, P$ [4 M& m/ I9 p: o1 g' O5 o& a7 ~; `
  如果被困在废墟下,要坚定意志,就地取材加固周围的支撑。不要向周围移动,避免扬起灰尘。用手帕或布遮住口部。敲击管道或墙壁以便救援人员发现。可能的话,请使用哨子。在其他方式都不奏效的情况下再选择呼喊——因为喊叫可能使人吸入大量有害灰尘并消耗体能。不在封闭室内使用明火。3 n. V, n+ F8 |. s

- A9 P, e# w( a( G) X应对台风、飓风
5 ?/ I; O; m" a1 D
5 |1 {5 q2 s2 A4 j; k0 H0 k( m  台风(飓风)到达前,要随时通过电台、电视了解台风(飓风)移动情况及政府公告,确保门窗牢固,熟悉安全逃离的路径和当地的避难所,准备不易变质的食品及罐装水、自救药品和一定现金,保证家用交通工具可正常使用,并加足燃料,随时听从政府公告撤至安全区域。
$ d8 x& a# \0 {! j
2 t6 h8 i1 L) i+ D2 G3 e% F  台风(飓风)来临时,应紧闭门窗,关闭室内电源,尽量避免使用电话、手机。远离门窗和房屋的外围墙壁,躲到走廊、空间小的内屋、壁橱中,或者地下室或半地下室。不要外出。# l# G, w' \% {, V

& j5 t: X3 q' M5 _: h  如在室外,请不要在大树下、临时建筑物内、铁塔或广告牌下避风避雨。不要在山顶和高地停留,要避开孤立高耸的物体。
1 v# H1 r- B6 `4 [8 f; ]- J
' c( S7 M9 T" z) T  如在水上,应立即上岸。
0 z1 `" I" x+ f) I  T3 X& M/ d$ D7 U! R0 q
  如在汽车上,立即离开汽车,到安全住所内躲避。. ~0 m4 @1 X( e6 o" N
; `: e7 I$ y2 w  e
  如在公共场所,要服从指挥,有秩序地向指定地点疏散。5 U: |! \8 m- Y4 n
, R+ {* t3 f# ?9 c* l
  未收到台风(飓风)离开的报告前,即使出现短暂的平息仍须保持警戒。
1 D6 G0 }4 i5 G% `5 c1 D0 }2 a6 k: R# p. B; }+ \" [1 s+ t) m
  台风(飓风)过后,应注意检查煤气、水、电路的安全性,不使用未被确认为安全的自来水,不要在室内使用蜡烛等有火焰的燃具。室外行走遇路障、被洪水淹没的道路或不坚固的桥梁,应绕行,并注意静止的水域很可能因为电缆或电线损坏而具有导电性。
% s# V( D. \6 L+ f4 n2 H6 J5 f
  w% R9 I1 J# D: O, s特殊地理环境、气候应对
8 {( [4 y1 I0 F9 r# E. w4 [& g$ i1 s) N% T5 {) G: f5 O6 Y
应对热带雨林气候, W. z1 F2 X! @# K

1 ?4 @, c0 G1 I$ M  L9 m  提前做好疾病疫苗注射,准备驱湿防暑药品,多喝些淡盐水、吃些清淡食品,保持身体健康,提高免疫能力。/ W2 O# O# ]/ L0 J8 a6 T+ l2 d

- j1 P0 P2 l  Y( \+ D  防病:准备必要的药品,如蛇药片、预防疟疾药品、肠胃药、白药、酒精、碘酒、药棉、纱布绷带等。携带充足的饮用水,如需取用自然水源,请务必加热煮沸。, D5 W" w& e! T3 A3 F" z* B
2 w6 ]8 e5 d; V5 I5 D2 h3 H& [5 i
  防蛇咬:用木棍拨打草丛,将蛇惊走。一旦不小心被毒蛇咬伤,不要惊慌,要及时寻求专业医疗救治,并在此前迅速自救。自救处置,应先把伤口上方(靠心脏一方)用绳或布带缚紧,再用力挤压伤口周围的皮肤组织,将有毒素的血液挤出,然后可用清水、唾液洗涤伤口,同时可服下解蛇毒药片,并用药片涂抹伤口。  y7 K& u" s+ @; T- y

* q% s: ?1 _* Z  避雷击:如果在雨林中遇到雷雨,可到附近稠密的灌木带躲避,不要躲在高大的树下。避雨时应把金属物暂存放到附近一个容易找到的地方,不要带在身上。
- ]4 l! p; h+ [% W% A: g
' k% C; Z2 w7 f: A  防蚊:不穿短衣裤,应扎紧裤腿和袖口。当夜幕降临时,最好支起帐篷或蚊帐睡觉,以防蚊虫叮咬。
0 G( M2 o; g8 q; C9 s4 |  u3 N; a9 }3 [' w2 Z4 ^) K
  防水蛭:在鞋面上涂肥皂、防蚊油可防止水蛭上爬,大蒜汁也可驱避水蛭。喝开水,防止生水中水蛭幼虫体内寄生。如被水蛭叮咬,勿用力硬拉,可拍打使其脱落。也可用肥皂液,浓盐水,或用火烤使其自然脱落。压迫伤口止血,或用炭灰研成末或捣烂嫩竹叶敷于伤口。
% u: K( }& W9 z, ~) n
- w9 ~% s# E1 g' S应对寒冷气候:$ l& P: _6 p; D& t( J% \. Z

7 h7 P9 Z, I1 }3 ]$ s! e: @  防雪盲:备墨镜,太阳镜
' @* U3 L8 A1 ], H& V! U" I: I
/ z! z  ?3 F2 l1 p7 Y8 W  防干:润肤露和润唇膏; Z5 w2 c& L! i3 m

- j6 J0 T5 y" A/ [9 j5 |( X* [  防冻:风雪天外出应戴上手套、防寒帽、耳朵套。保持脚部的温暖干燥,袜子湿了要及时更换,风大时应停止户外活动。经常按摩揉搓冻伤部位以促进血液循环。在高海拔地区,可补充吸氧,促进血液循环。
- \% G4 k+ J! c4 v& F; W7 J1 J+ q9 @  W: R+ j+ x+ D$ X' H& z5 z5 _4 H
应对高原环境
) x* X$ J4 N4 m! d' Y
3 p" j: w3 T6 K  患有严重心肺疾病者应避免前往高原地区。
7 p: K1 |7 V  m! a- w& y
* j9 [5 s# z# L6 k* G. R  保持良好心态,消除恐惧心理,避免过度紧张。. v3 h) g' n$ T7 i9 ~9 }

4 O8 O. V9 m6 O# I$ r$ L  限制体力消耗,避免剧烈运动,保持良好食欲及体重平衡。  A$ s! |6 j/ J  E

( g0 F+ K6 M% x& p. |' ~# A  保证充足睡眠,不要暴饮暴食,不要酗酒,刚到达高原地区几天内不要洗澡。
/ G0 U: g4 T- \, U/ L9 A9 ?+ c' i* {- t3 x. ^* W
  在专业人员指导下服用抗高原反应药物。适当吸氧。当反应症状加重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加拿大伦敦中文黄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4

主题

226

回帖

6

精华

金牌会员

登仕郎(正九品下)

积分
2969
威望
2747 点
资产
25550 金币
注册时间
2008-8-15
发表于 2010-5-7 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公民海外安全常识插图版(PDF)
& x- T. H1 N$ S0 D5 }1 y9 G$ F( C* r" ~3 z, i
http://www.mfa.gov.cn/chn/gxh/cg ... 702638142244612.pdf
加拿大伦敦中文黄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合作(Contact Us)|关于我们|小黑屋|Archiver|加拿大伦敦华人网

GMT-4, 2025-4-4 06:08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